您好,欢迎光临海口宜坤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官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公司简介
专利证书
企业文化
企业架构
合作单位
工程建设
运营管理
污水处理
污泥处理服务
应急预案
在线监测
污水池加盖除臭
环保全面达标评估
废气处理
环境风险评估
业务联系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环保设备
环保配件
填料产品
曝气器产品
滤料
油气回收
污染源在线监控
刮吸泥机、浓缩机系类
除砂系列
公司动态
行业资讯
环保知识
视频中心
图5
首页大图一
首页大图二
首页大图三
新闻资讯 NEWS
公司动态
行业资讯
环保知识
视频中心
新闻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动态
>
详细内容
宜坤小课堂∣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5大问题及对策
上传时间:2020-07-13 09:29:25 浏览次数:
432732
活性污泥法是常用的好氧法,所以能够做好其运营管理非常重要,本文总结了活性污泥法运行过程中的5大常见问题以及对策,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01
污泥膨胀的概念及其解决办法有哪些?
污泥膨胀的原因:
① 丝状菌膨胀
活性污泥絮体中的丝状菌过度繁殖,导致膨胀,促成条件包括进水有机物少,F/M太低,微生物食料不足;进水氮、磷不足;pH值低;混合液溶解氧太低,不能满足需要;进水波动太大,对微生物造成冲击。
② 非丝状菌膨胀
由于进水中含有大量的溶解性有机物,使污泥负荷太高,而进水中又缺乏足够的N、P,或者DO(溶氧)不足。细菌很快把大量有机物吸入体内,又不能代谢分解,向外分泌出过量的多糖类物质。这些物质分子中含羟基而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使活性污泥的结合水高达400%(正常为100%左右),呈黏性的凝胶状,无法在二沉池分离。
另一种非丝状菌膨胀是进水中含有较多毒物,导致细菌中毒,不能分泌出足够量的黏性物质,形不成絮体,也无法分离。
解决办法:
组成废水的各种成分由于比例失调,也可引起污泥膨胀,如废水中C/N比失调,若由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过高,可适当的投加尿素、碳酸铵或氯化铵。如系统进水浓度太高,可减低进水量。至于曝气池的环境(如pH、温度溶解氧等)对活性污泥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其他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或石油,以及含有大量的腐败物质都可以引起膨胀。在曝气池中过多或过少地充氧或搅动不充分,都可引起膨胀。
由此可知,为防止污泥膨胀,首先应加强管理操作,经常检测污水水质、曝气池内溶解氧、污泥沉降比、污泥指数和进行显微镜观察,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加大空气量、及时排泥、在有可能时采取分段进水,以减轻二沉池的负荷。
02
污泥上浮的概念及其解决办法有哪些?
污泥上浮:
主要是指污泥脱氮上浮。污水在二沉池中经过长时间停留会造成缺氧(DO在0.5mg/L以下),则反硝化菌会使硝酸盐转化成氨和氮气,在氨和氮气逸出时,污泥吸附氨和氮气而上浮使污泥沉降性降低。
解决办法:
污泥上浮现象和活性污泥的性质无关,只因污泥中产生气泡,使污泥密度低于水,因此污泥上浮不应与污泥膨胀混为一谈。具体解决办法有:
① 降低进水盐浓度,控制高负荷COD的冲击。
② 准确地控制曝气池内的COD负荷。
因此,在运行操作上要控制曝气池进水量。通过准确地控制MLSS(建议6~8g/L)和曝气池进水量,将COD负荷控制在0.2~0.4kg/(m3·d)的适当范围,以减少污水的冲击,如果该污水经过均质池后的COD浓度仍然超过设计标准,应将该股污水引入事故池以待日后处理。
③ 完善新建污水预处理工艺,
控制污水厌氧与兼氧酸化水解池是保障后续曝气池正常运转的关键步骤,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在此得到降解后,可以保证曝气池污水的出水要求,也改善了二沉池的沉降性能。应采取以下措施:完成潜水搅拌机配电系统的改造,尽快泵污泥至酸化池,进行酸化池的调试和酸化污泥的驯化。一次投加剩余污泥约为池容的1/5,投加量约为100m3,使池内混合液浓度在4~6g/L。④控制氧曝池的溶解氧浓度,适当降低氧曝池MLSS,基本控制在10g/L以内,与之相应的溶解氧浓度控制应根据进水有机负荷及时调整。⑤增加污泥回流量,及时排除剩余污泥,降低混合液污泥浓度,缩短污泥龄,降低溶解氧浓度,但不能进入消化阶段。
03
泡沫问题的概念及其解决办法有哪些?
泡沫问题泡沫一般分为三种形式:
① 启动泡沫
活性污泥工艺运行启动初期,由于污水中含有一些表面活性物质,易引起表面泡沫。但随着活性污泥的成熟,这些表面活性物质经微生物降解,泡沫现象会逐渐消失。
② 反硝化泡沫
如果污水厂进行硝化反应,则在沉淀池或曝气不足的地方会发生反硝化作用,产生氮等气泡而带动部分污泥上浮,出现泡沫现象。
③ 生物泡沫
由于丝状微生物的异常生长,与气泡、絮体颗粒混合而成的泡沫具有稳定、持续、较难控制的特点。生物泡沫对污水厂的正常运行是非常不利的:在曝气池或二沉池中出现大量丝状微生物,在水面上漂浮、积聚大量泡沫,造成出水有机物浓度和悬浮固体升高,产生恶臭或不良有害气体,降低机械曝气方式的氧转移效率,可能造成后期污泥消化时产生大量表面泡沫。
解决办法:
① 喷洒水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物理方法。通过喷洒水流或水珠以打碎浮在水面上的气泡,来减少泡沫。打散的污泥颗粒部分重新恢复沉降性能,但丝状细菌仍然存在于混合液中,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泡沫现象。
② 投加消泡剂
可采用具有强氧化性的杀菌剂,如氯、臭氧和过氧化物等。还有利用聚乙二醇、硅酮生产的市售药剂,以及氯化铁和铜材酸洗液的混合药剂等。药剂的作用仅仅能降低泡沫的增长,却不能消除泡沫的形成。而广泛应用的杀菌剂普遍存在副作用,因为过量或投加位置不当,会大量降低反应池中絮成菌的数量及生物总量。
③ 降低污泥龄
一般采用降低曝气池中污泥的停留时间,以抑制有较长生长期的放线菌的生长。
④ 回流厌氧消化池上清液
已有试验表明,采用厌氧消化池上清液回流到曝气池的方法,能控制曝气池表面的气泡形成。
⑤ 投加特别微生物
有研究提出,一部分特殊菌种可以消除Nocardia菌的活力,其中包括原生动物肾形虫等。另外,增加捕食性和拮抗性的微生物,对部分泡沫细菌有控制作用。
04
污泥解体的概念及其解决办法有哪些?
污泥解体:
处理水质浑浊、污泥絮凝体微细化,处理效果变坏等则是污泥解体现象。导致这种异常现象的原因有:污泥中毒,微生物代谢功能受到损害或消失,污泥失去净化活性和絮凝活性。
多数情况下为污水事故性排放所造成,应在生产中予以克服,或局部进行预处理;正常运行时,处理水量或污水浓度长期偏低,而曝气量仍为正常值,出现过度曝气,引起污泥过度自身氧化,菌胶团絮凝性能下降,污泥解体,进一步污泥可能会部分或完全失去活性。此时,应调整曝气量,或只运行部分曝气池。
解决办法:
运行不当(如曝气过量),会使活性污泥生物营养的平衡遭到破坏,使微生物量减少且失去活性,吸附能力降低,絮凝体缩小质密,一部分则成为不易沉淀的羽毛状污泥,处理水质混浊,SV%值降低等。当污水中存在有毒物质时,微生物会受到抑制伤害,净化能力下降,或完全停止,从而使污泥失去活性。
一般可通过显微镜观察来判别产生的原因。当鉴别出是运行方面的问题时,应对污水量、回流污泥量、空气量和排泥状态以及SV、MLSS、DO、NS等多项指标进行检查,加以调整。当确定是污水中混入有毒物质时,应考虑这是新的工业废水混入的结果,需查明来源,按国家排放标准加以处理。
05
污泥腐化的概念及其解决办法有哪些?
污泥腐化:
污泥腐化上浮是指在沉淀池内的污泥由于缺氧而引起厌氧分解,产生甲烷及二氧化碳气体,污泥吸附气体上浮。在二沉池有可能由于污泥长期滞留而进行厌气发酵,生成气体(H2S、CH4等),从而发生大块污泥上浮的现象。它与污泥脱氮上浮所不同的是,污泥腐败变黑,产生恶臭。此时也不是全部污泥上浮,大部分污泥都是正常地排出或回流,只有沉淀积在死角长期滞留的污泥才腐化上浮。
解决办法:
①设计并安装不使污泥外溢的浮渣设备;
②消除沉淀池的死角;
③加大池底坡度或改进池底刮泥设备,不使污泥滞留于池底。
此外,如曝气池内曝气过度,使污泥搅拌过于激烈,生成大量小气泡附聚于絮凝体上,也容易产生这种现象。防止措施是将供气控制在搅拌所需的限度内,而脂肪和油则应在进入曝气池之前加以去除。